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公告

   一、论坛主旨

 为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于2023年12月23日到24日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召开“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论坛旨在围绕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通过参观调研、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等形式,为全球相关领域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深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对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了解,促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招才引智工作。

    二、专业领域

  本次论坛面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分论坛

  主要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EDA,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微纳制造工艺与集成,集成电路装备和关键组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分论坛

  主要方向:射频电路与天线,微纳电子器件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器件与集成

  信息与通信工程分论坛

  主要方向:融合媒体处理与传输,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光信息理论与技术,多模态探测信号处理

  三、邀请对象

(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取得获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并具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特别优秀者不受年龄、学校排名和海外工作经历限制);
       (二)研究成果突出,已获得显著的同行学术影响力,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三)拟申请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岗位和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等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

  四、论坛流程

12月23日-24日的论坛采用线下交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议程:

(一)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领导致开幕辞,电子系、微纳系领导在分论坛致辞。
       (二)国际青年学者报告,安排各个团队负责人和有丰富国家级人才项目申请经验的专家交流与点评。
       (三)每位参加论坛的青年学者都将安排一位对应优秀青年教师,陪同对上海交大相关团队进行参观交流。
       (四)活动时间:12月23-24日

   五、报名方式

  请申请人将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承担科研项目、重要科研获奖、代表性论著及论文发表、专利等材料整理好,发送至分论坛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姓名”。初审通过后将发送正式参会邀请函,报名截止2023年12月5日。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分论坛联系人:

    刘老师:qingkun.liu@sjtu.edu.cn, 86+15221318042

    张老师:zhangy_1270@sjtu.edu.cn,86+13917901943

    电子科学与技术分论坛联系人:

    吴老师:yongpeng.wu@sjtu.edu.cn, 86+15921894648

    周老师:jiezhou05@sjtu.edu.cn, 86+ 18217222864

 
            信息与通信工程分论坛联系人:

    吴老师:yongpeng.wu@sjtu.edu.cn, 86+15921894648

    周老师:jiezhou05@sjtu.edu.cn, 86+ 18217222864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1

2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授(含研究员)244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332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2名,外籍院士1名,IEEE Fellow 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6人次,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青年项目、青年拔尖人才等“四青”人才110人次。在电子信息领域,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前两个学科均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交大电子与电气工程(EE)专业在2023年QS全球排名第32位(国内第二)。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2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获批国家首批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科建设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非硅微纳集成制造创新服务平台等平台基地,研究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微机电系统、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在高性能信号处理芯片设计、模拟射频芯片设计、极低功耗芯片设计、三维微细加工技术、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生物医疗电子应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与Springer合作出版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及评论文章,2022年影响因子达26.6。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于200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包括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光电器件与系统、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方向。同时拥有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高速电子系统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在微波与高速集成电路、新型天线技术、薄膜显示与柔性电子、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等方向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发展理念,聚焦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依托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重点建设融合媒体处理与传输、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光信息理论与技术、多模态探测与信号处理等4个研究方向。